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今天这事儿,要是搁在酒桌上,吹牛都得让人罚三杯。
你说啥?
交警在高速上把“东风快递”的“包裹”给签收了,还是三份?
这剧本,连最敢编的网文写手都得直呼内行。
可偏偏,这事儿就这么发生了,照片、视频传得满天飞,一时间,我朋友圈里一半的人在惊叹,另一半在@平安中国。
你肯定也看到那张图了,对吧?
G30连霍高速上,三辆大卡车驮着三个白得晃眼的大家伙,那体型,那线条,说它们不是“东风-5C”,我估计我楼下看大门的王大爷都不信。
最画龙点睛的是旁边那辆小小的警车,红蓝灯一闪一闪,像是在给这三位“爷”做背景灯光。
那场面,简直是荒诞艺术照进了现实,让人脑子里瞬间响起BGM:“我们的队伍向太阳……”
坦白讲,那一秒钟,我承认,我也上头了。
心里咯噔一下,紧接着一股难以名状的自豪感涌上来。
这叫什么?
这就叫“阅兵后遗症”,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颅内高潮。
国庆阅兵那“大炮仗”看过之后,后劲儿太足了,看什么都像“国之重器”。
路边一个消防栓,都觉得有几分战术威慑力。
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,就像一个刚脱贫的汉子,总觉得兜里那几张票子不真实,时不时得掏出来摸摸。
可乐归可乐,咱都是成年人,梦做一会儿就该醒了。
还没等各路“野生军事专家”分析出这三枚“导弹”的弹道和射程,官方的“辟谣”就来了,来得那么及时,又那么扫兴。
原来,那根本不是什么“东风快递”,而是三座要去外地上岗的化工精馏塔。
得,白激动了。
估计那位开车的司机大哥,当时方向盘都快盘出火星子了,心里指不定怎么骂娘呢:“我就是一拉货的,怎么就成护送核弹的了?这月奖金能多给点不?”
这事儿里头,最让我觉得有嚼头的,反而不是那三个被误认的大家伙,而是那位敢上去拦车的交警同志。
你品,你细品。
换做是你,在高速上巡逻,前面晃晃悠悠过来三个疑似能“抹平一个国家”的东西,你啥反应?
是默默拿起手机发个朋友圈,配文“今天上班见到大场面了”,还是油门一踩,吹着口哨假装没看见?
可人家没有。
人家是真上去拦了。
超宽、超长、手续不全,管你拉的是啥,在我这儿,就得按规矩来。
这份定力,这份“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看驾照”的职业精神,比什么“东风”都有力量感。
我们的安全感,不光是建立在那些看不见的国之重器上,更是建立在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规则”上。
一个连“洲际导弹”都敢贴罚单的环境,你说安不安全?
这事儿也像个探针,一下子就扎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上。
我们渴望强大,并且正在变得强大。
这种渴望,已经内化成了一种全民性的“辨认”能力。
从前,我们认识的明星比认识的武器型号多;现在,年轻人能把J-20和F-22的数据背得滚瓜烂熟。
这挺好,真的。
但有时候,这股劲儿用得太猛,也容易闹笑话。
这不就是把对国家的爱,投射到了三座无辜的化工塔上了么?
这种心态,其实挺普遍的。
有点像追星的粉丝,看自家偶像啥都好,偶像随便穿件白T恤,都能解读出八百种时尚密码和人生哲学。
我们现在,就是“国家”这个超级偶像的头号粉丝。
所以啊,这事儿最终成了一个段子,一个让人笑出声,笑完了还有点暖心的段子。
它没引发什么国际危机,也没造成交通堵塞,就是给平淡的生活来了点刺激的调味品。
它告诉我们,如今的中国人,自信、乐观,甚至还有点小小的“自恋”,敢于用最轻松的方式,去谈论最硬核的话题。
下次再在路上看到什么奇奇怪怪的大东西,估计大家还是会拍照,但可能不会那么激动了。
或许会有人摇下车窗,冲司机师傅喊一嗓子:“师傅,拉着‘东-风’呐?”
司机师傅可能也会乐呵呵地回一句:“是啊,东风牌的,贼稳!”
你看,这不比什么都强吗?
昆明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